肥城天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为您讲述土工布的具体性能
发布时间:
2020-08-06 14:23
- 土工布简介:
土工布:土工布为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,不含化学添加剂,也不经热处理,具有优异的耐热、耐光性能。即使在将近20℃的环境中短期暴露,其性能也几乎没有变化,是环保型的建筑材料。
- 土工布特点:
- 强 度-- 同等克重规格下,各向拉伸强度均高于其它针刺无纺布;
- 抗紫外线光照--具有极高的抗紫外线能力;
- 耐极高温性能--耐高温达230℃,高温下仍保持结构完整及原有的物理性能;
- 渗透性及平面排水性--土工布较厚且是针刺成型的,具有良好的平面排水和垂直透水性,多年后仍能保持此性能;
- 耐蠕变性--土工布耐蠕变性优于其它土工布,因此长效性好。它能耐土中常见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耐汽油、柴油等的腐蚀;
- 延展性--土工布在一定应力下有很好的延伸率,使之能适应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基面;
- 土工布较厚,可以保证土工布的三维空隙率,有利于优良水力学性能的实现。 土工布的顶破强度有很大的优势,尤其适合于挡土墙和路堤加筋。土工布的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,是优良的土工增强材料
- 土工布的特点作用用途:
- 土工布的作用:
- 1:隔离:利用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对具有不同物理性质(粒径大小、分布、稠度及密度等)的建筑材料(如土体与沙粒、土体与混凝土等)进行隔离。使两种或多种材料间不流失,不混杂,保持材料的整体结构和功能,使构筑物载承能力加强。
2:过滤(反滤):当水由细料土层流入粗料土层时,利用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,使水流通过,而有效地截流土颗粒,细沙、小石料等,以保持水土工程的稳定。
3:排水: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,它可以土体内部形成排水通道,将土体结构内多余液体和气体外排。
4:加筋:利用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,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,以改善土体质量。
5:防护:水流对土体冲刷时,有效的将集中应力扩散,传递或分解,防止土体受外力作用而破坏,其保护土壤。
6:防穿刺:与土工膜结合成为复合防水防渗材料,起到防穿刺的作用。抗拉强度高、渗透性好、透气性能、耐高温、抗冷冻、耐老化、耐腐蚀、不虫蛀。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土工合成材料。广泛用于铁路路基的加筋、公路路面的养护、运动馆、堤坝的防护、水工建筑的隔离、遂洞、沿海滩涂、围垦、环保等工程。
土工布特点:
重量轻、成本低、耐腐蚀、具有反滤、排水、隔离、增强等优良性能。
水土工布用途:
水利工程堤坝及护坡的反滤,渠道的隔离、防渗;
公路、铁路、机场跑道的基础隔离、反滤、排水、土坡、挡土墙及路面加筋、排水;
港口工程 的软基处理,海滩围堤、海港码头及防波堤加筋、排水;
聚酯长丝土工布已普遍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逐步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。
四、土工布施工指导方案:
1.用人工滚铺;布面要平整,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。
2.长丝或短丝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、缝合和焊接几种方法。缝合和焊接的宽度一般为0.1m以上,搭接宽度一般为0.2M以上。可能长期外露的土工布,则应焊接或缝合。
3.土工布的缝合
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(例如,点缝是不允许的)。在重叠之前,土工布必须重叠最少150mm。最小缝针距离织边(材料暴露的边缘)至少是25mm。
缝好的土工布接缝最包括1行又线锁口链形缝法。用于缝合的线应为最小张力超过60N的树脂材料,并有与土工布相当或超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。
任何在缝好的土工布上的“漏针”必须在受到影响的地方重新缝接。
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安装后,土壤、颗粒物质或外来物质进入土工布层。
布的搭接根据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为自然搭接、缝接或焊接。
4.在施工中,土工布采用自然搭接,土上层土工布采用缝接或热风焊接。热风焊接是首先的长丝土工布的连接方法,即用热风枪对两片布的连接瞬间高温加热,使其部分达到融熔状态,并立即使用一定的外力使其牢牢地粘合在一起。在潮湿(雨雪天)天气不能进行热粘连接的情况下,土工布应采取另一方法一缝合连接法,即用专用缝纫机进行双线缝合连接,且采用防化学紫外线的缝合线。 缝合时最小宽度10cm,自然搭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、热风焊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。
5.对于缝接,要采用质量与土工布相同的缝合线,缝合线要采用抗化学破坏和紫外光照射能力更强的材质。
6.土工布铺设完毕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铺设土工膜。
7.土工布是在由甲方、监理认可后同上进行铺设。
8.各层的土工布相庆的编号为TN、BN。
9.土工布在有锚固槽的部位都应与土工膜一同埋入锚固槽内。
相关新闻
2019/03/20 15:52
2019/03/20 15:53
2019/03/20 15:54
2019/04/27 15:57
2019/04/29 15:59
2019/06/01 14:11
2019/06/03 15:50